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「尹建莉」父母没脾气才会有教育

   日期:2024-08-01     来源:www.hfftzc.com    浏览:673    
文章简介:不少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一直喜欢发脾气,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叛逆,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,觉得自己发脾气是不能已而为之,是为了教育孩子。事实是,脾气不但没教育功能,却是反教育的。

不少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一直喜欢发脾气,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叛逆,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,觉得自己发脾气是不能已而为之,是为了教育孩子。事实是,脾气不但没教育功能,却是反教育的。脾气越大,教育成效越差。坏脾气不只像一把乱挥的锤子,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,甚至导致非必须的生活悲剧;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,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。
坏脾气导致的后果是什么,大家大约可以如此描述:轻度后果,孩子逆反、消沉、多疑;中度后果,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,爱抱怨或抬杠,为人苛刻;重度后果,紧急抑郁症,性变态,神经患者格。父母发三分脾气,会对孩子形成七分损害。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、生活的陷阱,并不为过。
脾气的坏处其实大部分人都了解,只不过办不到不发脾气。不少父母常常下决心要改掉坏脾气,每每事到临头,火气一上来,就什么都忘了。所以,本文想着重谈谈怎么样克制坏脾气。
克制脾气不可以光靠一个忍字。古话说得好,忍字心头一把刀。一位父母给我的邮件标题是我忍,我忍,我忍忍忍,且不说邮件内容怎么样,标题已够惊人。刀锋之下,怎么样能躲开伤害?一个人心上这么多带血的刀子,若不去掉,早晚是要割伤自己或别人的。
这就说到一个问题,脾气大的人为何心中常有怒气?他们的火到底从何而来?了解病因,对预防和治疗都尤为重要,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对坏脾气先追根溯源一下。
脾气非常差的人,童年历程总是有两个特点: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,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。正是童年年代的这两种遭遇,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。
由于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的,父母的行为示范用途要远大于口头训诫用途。坏脾气父母动不动向别人、配偶或孩子发火,这第一是做了反面示范,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方法表达不同看法。同时坏脾气的人让家庭生活常常充满火药味,让孩子的心理一直充满负面情绪,积淀愈加多的负能量,成年后,习惯以伤害性的方法表达分歧,特别容易冲着配偶和孩子嚷嚷,甚至动手,由于这两者离自己近期,对自己威胁最小于是大家看到,坏脾气代代相传,老子火气大,儿子脾气就差,到了孙子也不如何家族轮回链条就如此形成,正如蒙台梭利所言,每一种性格缺点都是由童年的不幸导致。
脾气的本质是恨意,恨意和考虑力呈反比,恨意越深,考虑力越浅。一些爱发脾气的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:我这脾气就如此,天生的,改不了。把坏脾气等同于眼睛皮一样的生物遗传,这反映了不少人对自己坏脾气的无可奈何,与对自我改变的逃避。追溯脾气的成因不是为了指责哪个,而是为了看了解我们的缺点从何而来,将要何往。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,才能防止把坏脾气合理化,才有力量斩断这轮回的链条,并且容易对原生家庭的缺点给出原谅。
怎么样改变坏脾气?重点一步是立即行动。即从今天、从这件事开始,不发脾气。
脾气这个东西,不发就不发了,你不放纵它,它就不会张牙舞爪。反之,假如不加约束,脾气可以被喂养得愈加大。这不只在心理学上被察看到,生物学也证明,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,只能增加我们的愤怒。
克制脾气可以从每个想要发火的事件中开始训练,就算感觉自己在演戏,也要演下去,情绪没到位的状况下,努力让行动先到位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任意表露情绪,可以强化情绪。相反,尽量地抑制情绪,则会削弱情绪。并且人的情绪有互动性,投射出去的情绪总是会反弹回来,每一次反弹都是强化。好情绪有好强化,坏情绪有坏强化。亚里士多德曾说过:大家因为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,因为训练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,因为做出勇敢行为而变得勇敢。所以,假如大家想要变成好脾气,就要让好脾气不断和大家相逢,尽可能不让坏脾气出来露脸。
大多数状况下,人只须体验过一次克制脾气带来的愉悦,后面就会更容易控制情绪。
有位父母说她一直对儿子需要严格,但还在读五年级的儿子脾气不好,由于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,大喊大叫,而且从不认错,常常气得她简直要发疯,只不过由于了解打孩子不好,才强行忍着不动手,但和孩子吵架却是频繁发生。有一次她实在黔驴技穷了,愤怒地对孩子大喊一声:你就不可以让母亲开心点吗?儿子大声回敬说:我不知怎么样叫你开心,就了解怎么样叫你不开心。她当时感觉内脏都要气得出血了。
有一天,儿子从学校打来电话,说一个作业本丢在家了,需要要今天交,要母亲送一趟。这不是首次了,这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,动不动就把什么东西丢在某个地方,所以当她黑着脸把作业本送到孩子手上,刚说了句天天叮嘱你多少次儿子立即呛她一句好了好了,你快走吧!扭头就离开,没一点认错的意思,也没对母亲的辛苦表示一点感谢。可能只不过由于在学校里,才没大喊大叫。晚上她非常想批评儿子几句,只不过害怕他发脾气,才硬忍住了,心想等你下次再忘了带东西,逮着了肯定好好教训一顿。
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又从学校打来电话,说他把今天要交给老师的一张表格丢在家了,要母亲再送一趟。她一听,火气腾一下就上来了,没好气地说,母亲今天忙,没时间,你明天再交吧,生气地把电话挂断。过了一小会儿,老师打来电话,说这个表格需要今天交来,目前班里就缺她儿子这一张,期望父母配合老师的工作,不然孩子没法放学回家,老师也没法下班。老师口气强硬,不容商量,她只好放手手头的事,开车往儿子学校赶去,内心简直可以用怒火万丈来形容,恨不能当下抓住儿子痛骂一顿。
快要到儿子学校时,她想到大概遇见儿子的老师,忽然有一点点胆怯,感觉没勇气面对,害怕被老师给脸色看。然后又想到,自己还这么害怕见到老师,儿子此时不知有多难堪。老师显然非常生气,应该已是狠狠地训了儿子。全班那样多孩子,就他自己忘了带表格,这让儿子多么尴尬啊。想到这里,她突然有点开始心疼儿子了,心里的怒气一下消解了不少,然后,不知如何忽然生出一个想法,今天连提醒也免了,反正提醒也没用,还让他呛自己两句,这次什么也不说,看看他将来会如何。
到了学校见到儿子,她一反正常状态地没生气,把表格交给儿子时,顺便把水壶递到孩子手上,和蔼可亲地说,水壶也忘了带了,是否一上午没喝水,渴吗?母亲的表现让孩子大吃一惊,有的不相信地看看母亲,一时不知该怎么说,双眼里流露出感动。要了解,以前假如忘了带水壶,也是一个过错,回家后总会遭到一顿责骂。
看着孩子的表情,母亲突然感觉孩子那样可怜,自己没发火,居然让他那样意料之外,可见自己对孩子发了多少火。母亲一下感觉有的心酸,忍不住温顺地拍拍孩子背部。当孩子确信这次母亲真的没生气时,眼中忽然泛起泪光,有的不知所措地低下头,嗫嚅着低声说一句母亲,又叫你又跑一趟孩子虽然没把话说完整,但能听得出他的歉疚,几乎可以确信,孩子在强忍着眼泪,或已流下眼泪。母亲一瞬间也眼眶一热,又轻轻摸摸孩子脑袋说,没事,反正母亲今天也不忙。嗯,没别的事了吧,那母亲走了。孩子轻轻地嗯一声,还是没抬头,母亲能感觉到她和孩子间有某种温暖的东西在交流着。
回家的路上,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感,原来宽容竟有这么大力量,可以让一个从来不愿低头认错的孩子主动说出对不起。晚上孩子回家后,居然也一反正常状态地变得很温顺,母亲让他做什么,他一直情绪愉快地去做了,完全没以往的故意顶牛。
这次历程让她看到克制脾气的成就,给她带来信心和激励。后来这位父母开始不断地约束自己,发脾气确实是愈加少,脾气也愈加小。不少事情假如放在以前,必然会感觉不可容忍,非得暴怒一场不可,后来却发现所有些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,不发火并没那样难,而孩子也变得愈加懂事。
当然,并非所有些孩子都像这个孩子一样,父母一改变脾气,立刻就了解领情,不少孩子对父母初期态度的转变并没积极的反馈,好像无动于衷。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,也不要气馁,就算是遇见孩子主动挑衅也不要发火,让他拳头打在空气中。双方的负面情绪都得不到释放和回话,时间久了,我们的脾气、孩子的脾气都会在无声无息中变好。
有位父亲说他下决心不再跟还在上婴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发脾气,但小家伙蹬鼻子上脸,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坊,弄得父母愈加没信心,担忧把他过分娇纵坏了。但有一天傍晚,这种印象改变了。当时,孩子母亲把一盘刚炒好的土豆丝端到桌上,又进厨房炒第二个菜。孩子立刻爬到椅子上要吃,父亲说菜刚炒出来太烫,再说母亲还没有过来呢,等一会儿吧。孩子一脸不愉快,手里的筷子不愿放手,啪啪敲击桌子,趁父亲不注意,忽然往菜盘里吐一口口水。
这实在太过分了,父亲几乎把持不住地想发火。或许是小家伙自己也了解这动作太出格,看着父亲,目光既挑衅,又有的怯怯的。父亲看他一眼,强压怒火,镇静地看孩子一眼,没吱声,低下头继续看手机,努力平息心里的火气,然后考虑对策。
一会儿后,母亲端着另一个菜出来,不了解刚刚出了什么事,父亲也没怎么说,一家人开始吃饭。父亲心里憋屈得都有的吃不下饭。小家伙或许确实感觉自己理亏,或许是由于又没等到父亲的火气,心里有的忐忑不安,在饭桌上表现得出奇地乖巧,一直老老实实地坐着吃饭,不像平常吃两口就跑了,还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的。母亲惊奇地说孩子今天表现如何那样好。父亲心里忽有一些感动,感觉自己坚持不发脾气有了成就,庆幸自己没随便舍弃好脾气。他深思自己平常对孩子管得多,又老发火,孩子不逆反才怪。譬如今天,孩子想先吃几口土豆丝,这需要对一个孩子子来讲其实非常正常,家又没外人,为何不允许呢?这么点事都要限制他,他当然会感觉你一直非常不友好,就要故意在你面前捣乱。假如自己没压住火,又打骂孩子一顿,事情会变得多么糟啊。
在这么具备挑战性的事件上还能控制不发火,父亲自己也有收获感,此后更注意降低限制孩子,努力克制脾气。
脾气与脾气的对峙就像拔河赛,他们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坚持为首要条件的。假如想让他们不再坚持,最好的方法是放开手中的绳子父母心中没怒火,孩子的脾气就发不起来。这一点小小的改变,对孩子的将来影响巨大。

编辑推荐:

一张家庭教育表 叫你大彻大悟!

孩子犯了错误不需要批评 仅需讲这八句话即可

爸爸妈妈应该如何教孩子掌握守旧秘密?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